1)第132章:聊谈(三)_战国大司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PS:求订阅~推荐票~月票~』

  ————以下正文————

  曾经,蒙仲对于“李悝变法”、“胡服骑射”的了解,仅限于它们字面上所述的那些改变,并不了解它背后的一些影响。

  就比如赵国以安平君赵成为首的那些旧贵族势力,他们在胡服骑射之前,在赵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纵使是继位整整十九年的赵主父,也要客客气气对待他们。

  可是胡服骑射之后呢,虽然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等人手中的兵权并未削减,但是他们对于赵国朝政的影响力,却大大降低了。

  首先战马的资源被王室“名正言顺”地掌控,其次是兵源——赵国为了建立足以对抗林胡、匈奴等异族的骑兵,在全国筛选最优秀的士卒充入骑兵军队,在保证了赵国骑兵强大实力的同时,亦削弱了卿大夫家族。

  然后是武器装备。

  总而言之,赵国王室借壮大骑兵的名义,将国家的资源重心转移到了骑兵军队这方面。

  而这,只是军队方面的影响。

  至于在朝堂上,赵主父重用匈奴出身的仇赫、娄烦(楼烦)出身的楼缓、白狄出身的肥义,以重用“戎狄臣子”来遏制赵国本土贵族子弟,使得安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等旧贵族不得不一点点地退让,默许将权利交还给王室。

  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因为此时的他们——干脆说赵国的卿家族势力,已经斗不过王室了。

  尽管赵成、李兑、赵豹等人手中都保留有一支军队,可架不住赵王室那边的军队更多,更要紧的是,作为战场上最新锐兵种的骑兵,亦被王室牢牢捏在手中。

  在这种情况下叛乱?

  用一支战车、步卒混编的军队,对抗王室那边的精锐骑兵?

  早些年赵国屡屡败给林胡、匈奴等异族,就是因为战车打不过骑兵——这是赵国人人皆知的事实。

  叛乱?不敢!

  被肃清?又不甘心。

  是故,赵国国内的卿大夫势力,只有暂时老老实实听命于王室,甚至于当赵主父册立赵王何为太子时,就争先恐后般到赵王何身边先“占个位置”,竭尽全力与这位未来的新君打好关系,免得赵王何上位后,他们这帮人因为与王室不亲近而被王室肃清。

  起初,彼此关系还算融洽,以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为首的旧贵族势力,簇拥在赵王何身边,摇身一变或也成为了新王的臣子,接下来,他们只需与担任国相的肥义斗斗法,尽可能地让己方得到更多的权益。

  但无论如何,这还在“游戏规则”内,可忽然间,种种迹象表明赵主父似乎要废赵王何而立安阳君赵章——这相当于是要掀桌子了,将名为“赵王何”的这张桌子彻底掀翻,连带着已摆在台面上的赵成、李兑等许多赵国臣子。

  这还怎么忍?!

  所以说,也难怪当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