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4章:魏王遫六年【二合一】_战国大司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回溯十月初,当蒙仲暂留于邺城,与翟章、唐直等人吃酒时,田文就已经先行一步回到了大梁,且向魏王遫转达了赵国的态度,即赵国在“秦齐互帝”与“三晋联合”这两件事上的态度。

  在秦齐互帝这件事上,赵国承诺站在魏国这边,这让魏王遫很是喜悦,是故才有随后魏王遫与韩国君主韩王咎前后入赵国朝见的事,但赵国对于“三晋联合”所提出的要求,却让魏王遫感到颇为为难。

  不得不说,自魏惠王之后,魏国逐渐开始衰弱,再也没了此前横扫中原诸国的霸气与底气,再加上后来一次次地在与秦国的交锋中失利,以至于魏国也开始重新考虑三晋联合这个问题,只可惜因为赵主父的关系,赵国日渐强盛且逐渐赶超魏国,而魏国又不肯放下旧日霸主的面子屈居于赵国,以至于三晋联合这个提议在当时不过昙花一现。

  但就魏王遫而言,他十分希望能重新缔结三晋彼此间的盟约,毕竟单单他魏韩两国抗击秦国,实在是非常吃力,然而这次赵国所提出的条件,却让魏王遫感到为难。

  归还蒙仲?

  暂且不说“归还”这个词是否用得准确,魏国怎么可能放弃蒙仲这等擅于带兵打仗的统帅?

  一名良将抵得上十万精兵,这句俗话放在蒙仲身上可不仅仅只是比喻!

  若没有蒙仲,魏国当年就无法打赢伊阙之战,当时魏国五万败军与暴鸢麾下的六七万军队,多半会被秦国的白起所击败,更别说秦国随后顺势攻打魏国的河东,毫不夸张地说,蒙仲的出现,让魏韩两国避免了极大的损失,这也是魏王遫尽管被宋王偃与惠盎软威胁,却仍旧得满脸笑容满足这两位的要求重赏蒙仲的原因,只因为这位年轻的骁将,确确实实可以作为抵御秦国、保卫魏国安全的柱石。

  再加上蒙仲目前在二十岁,若不出意外的话足以为魏国抵御秦国三十年,魏王遫怎么可能将这等人才拱手让给赵国?

  因此后来在朝见赵王何的时候,魏王遫绝口不提三晋联合的事,因为在他看来,三晋之盟对秦国的威胁,未见得就能抵得上秦国对蒙仲的忌惮。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在于魏王遫对赵国仍心存几分怀疑,认为赵国仍然有可能倒向齐国。

  而在魏王遫与韩王咎前后入赵国朝见赵王何的期间,蒙仲则从邺城返回了叶邑一带。

  此时,魏王遫的诏令已经发于全国,举国魏人皆已得知魏王遫册封方城令蒙仲为郾城君、且将郾城赐予蒙仲作为封邑的这件事,不得不说,这份诏令使魏人大感诧异。

  毕竟,二十岁的封君,且还是兼得叶邑、舞阳、郾城三块封邑,这在魏国简直就是史无前例——哪怕是创立了魏武卒的名将吴起,他当年在魏国都不曾得到过这等待遇。

  正所谓人怕出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