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章(23)_省委大院(全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莫是个五保户。年轻时结过婚,但女方受不了我们这里的穷,没多久就跑了。”

  王一鸣问:“像这样的情况村子里有多少?”

  村支书说:“多了,附近三个村,光是没老婆的光棍,就有三十多个。本地的女人,知道这里的生活条件,不嫁本地人,她们都千方百计,去了城里或者外地。外地的女人,被骗来了,到这里实际一看,也受不了,呆上个三五天,十天半月,就跑了,太穷,大部分的男人,一辈子找不到自己的老婆。在这里,再丑的女人都是宝贝,在家里说话都算话,男人都要看着女人的脸色说话,因为她一走,你再也找不到了。”

  王一鸣问村支书:“你是不是也听你老婆的?”

  村支书说:“那肯定了,在这里,女人是领导。”

  大家听了,都哈哈笑了。

  又看了几家,大同小异。能住的上砖瓦房的,都是好样的了。

  大家看了这个村,又上了车,往前走了一公里,又到另一个村子里看了看,这个村在半山腰的一块平地里,进村要翻一个个的丘陵,看着是不远,真正走起来,趴高上低的,也需要半小时。王一鸣戴着草帽,浑身都湿透了。王礼在旁边,到处拍照片的兴趣也没有了,脸上热的,都是汗水。边走着山路,边说:“真热,真累!”

  王一鸣说:“你什么都没扛,脖子上就挂着个相机,还嫌累。你看那些扛米拿油的乡干部,还有那些扛摄像机的记者,人家才真累。”

  到了地方,才知道,这里住的只有五六户人家。到了几户村民家,看了看,发现家家几乎都是家徒四壁,王一鸣把慰问金和所带的食品发给他们,他们都是一个劲的千恩万谢,说:“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

  王一鸣问旁边的村支书,说:“为什么不搞点养殖业?”

  村支书说:“交通条件太差了,前些年,村民养殖的猪,赶到山下想去卖,走着走着,连猪都累死了。外面的商贩,也不愿意到村里来收购,就是有东西,也运不出去。实在是没办法。”

  王一鸣又看了看他们村子的选址,在一个上坡下,要是一旦发生了泥石流,就是出人命的大事。于是对村支书说:“还是要尽快搬迁,到山下,交通方便的地方,重新建新村。”

  村支书说:“还是钱的问题,再说下了山,没有地了,这些人更没办法生存,现在他们好歹一个人还有一亩多地,虽然是山坡地,但还可以种些庄稼,够半年的粮食了,到了山下,地丢了,更难办。”

  王一鸣问旁边的省扶贫办主任,说:“像这样的边民,全省有多少?”

  省扶贫办主任说:“有十二万多人。”沿边境的四个县,都有这种情况。省财政这几年,年年都在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但由于我们是落后地区,财力有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