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一十九章 穷途末路_水浒真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种行径就越发的痛恨。

  许贯忠皱眉道:“宋军此举,未免有伤天和。”

  其余人面色都不好看。

  成贵三人表情更是狰狞无比,恨不得把宋军生吞活剥。

  王文德叹道:“看来咱们还是来晚了一步,清溪县被破,方腊等人就算没被抓,也应该遁逃深山,再不露面。

  南国完了。”

  这话与之中透露着一种可惜。

  南军虽然算不上精锐,作风问题也很严重。

  但毕竟是梁山最坚固的盟友。

  这个盟友倒了,梁山如断一臂。

  征讨江南的兵马一旦回到东京,下一个目标肯定是田虎或者梁山。

  “逃入深山?”经王文德这么一说,陆阳倒是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他对于历史了解不多,但也知道方腊不是在清溪被破的时候被宋军捉住的。

  方腊还有一个最后的据点,帮源洞。

  想到此处,他立刻问道:“成贵,你知道帮源洞在哪吗?”

  成贵说:“帮源洞才是大内所在,这个我当然知道。”

  陆阳道了声好:“你马上带我们过去,南军的残部说不定现在正在帮源洞做最后的抵抗。”

  清溪县因境内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大溪而得名。

  这条溪流的源头,就是帮源山中。

  陆阳想将船队顺着这条大溪开进帮源山,将山中的南军都接出来。

  但此法一经提出,便遭到了成贵的反对。

  “齐王有所不知,这条大溪水道变化极大。

  水浅的地方淹不过脚踝,河窄的地方过不了小船。

  如梁山大船这样的战舰,根本就无法通过大溪进入帮源山。

  若要进山,除非走陆路。”

  陆阳叹了口气:“难道就一点办法也没有了吗?”

  林冲道:“大王不必如此,尽人事听天命。

  若南国气运注定在此而起,又在此而衰。

  仅凭人力又如何挽回。

  哎,乌龙岭、睦洲城、清溪县接连被破。

  宋军再度集结,兵力接近十万。

  我军人马也折损不少,疲敝交加。

  断不可再与其硬碰。

  然宋军虽多,其包围圈却不可能密不透风。

  若是大王同意,我愿率领一支精锐,顺着大溪一路往上游去,突入帮源山,能救几个算几个。”

  关胜也道:“我与林将军同往。”

  史进和徐宁也说:“我们也去。”

  成贵自告奋勇:“我愿为诸位好汉带路。”

  众人热切的说道:“请大王下令,许我们进山救人。”

  陆阳看着众人,心头一暖。

  “好,我同意,不过我也要一起去。兵马就带我的亲卫营五百人。船队由鲁大师和阮二哥负责指挥,军师和两位参军负责协助。”

  众人都同意。

  只是李丛吉提议道:“大王只带小股兵马,要到山中救人,须得伶俐之人作为探哨。

  李某不才,原为前驱。”

  王文德看众人对李丛吉的专业水平似乎有些怀疑。

  便解释道:“李丛吉在落草招安之前,曾经是陇西道上有名的豪侠,更是轻功高手。

  绰号飞天鼠。

  若是全力施为,健步如飞,浑如脚不沾地。

  有他作为探哨,大王只管放心。”

  陆阳点头同意,一行人收拾行装,准备出发。

  第二天一大早。

  也就是宋徽宗宣和四年三月十二日。

  王禀便率领东路宋军与刘镇回汇合。

  两人分别率领四万大军,从南北两方攻打箭门岭。

  守岭的正是娄敏中和贺从龙。

  箭门岭是帮源洞的门户。

  位置险要,地势却不险要。

  此处是个大口袋,外陡内缓。

  一旦山口被突破,内部再无险峻之处能够坚守。

  主要通道在岭北,岭南则是小路。

  王禀之前主动将分兵突袭清溪县的功劳让给了刘镇,刘镇也投桃报李,这次出动选择了更难打的岭北大路。

  将岭南的小路留给了王禀。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