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一一章 倭寇终于要来了!_大明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了能够取得胜利,只能通过海上劫掠,来获得维持战争的钱粮与经费。

  回首明朝时期的倭患,从规模、行动、纪律上来看,他们的一举一动根本就不像是简单的贼寇,背后明显有着政府的支持。

  也正因为如此,朱元璋执政时期,曾严厉斥责倭国的使者,让他们停止对大明沿海百姓的侵犯,否则就会发兵攻打。

  不过,倭国的各大统治者不仅没有听,反而还变本加厉,大肆劫掠沿海的百姓。在此情况下,朱元璋便想进军倭国,但却被刘伯温等人阻止了。

  因为,元朝时期,忽必烈也曾攻打过倭国,不仅没有取得任何的效果,还因为海洋的隔绝而损耗过大、劳民伤财。

  这是一件比较可耻的事情,其实元朝曾经三次下令攻打倭寇,第一次发生在1274年。此时,忽必烈刚刚建立元朝不久,还没有统一全国。

  忽必烈委托高丽造大小舰900艘,联合蒙汉和高丽军队共3万多人渡海远征倭国。元军节节推进,一度逼近大宰府,但由于后援不力,加之遇到飓风,元军有万余人丧身风暴,最后只能撤军。

  第二次发生在1281年。这次元军准备更加充分。同样是发动蒙汉及高丽军队14万人,分两路进攻倭国,一路从高丽渡海,一路从宁波、定海出发。

  元军出征虽然声势浩大,但内部忧患重重。高丽渡海的一支内部分化严重,尤其是蒙汉与高丽素有积怨;宁波、定海一支出征时正逢台风,还未出征就有万余名士兵落海而亡。

  尽管如此狼狈,两支军队还是汇合,强行登陆,但遭遇台风,而且又遭到倭国幕府方面的掩杀,元军死伤惨重。

  第三次并没有进行真正的战事。第二次远征失败后,元军在征东行中书省丞相阿塔海的带领下,发兵2万,而且责令江南行省再造大船,准备再行远征。当时,元朝对安南作战接连失利,而且内部农民起义不断,在大臣的劝谏下,这次远征就这样流产了。

  元朝三征倭国,其实就是两次,而且均以失败而告终,令人唏嘘不已。最常被人谈及的就是第二次,十多万大军远征日本,最后只有3名士兵拼凑小船,逃回国。(《元史·日本传》“十万之众,得生还者,仅三人耳”)

  经过了种种考量,为了杜绝倭患,朱元璋下令“封锁沿海”,与此同时,他还将倭国列入了大明朝的“不征之国”的名单。

  朱朗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北朝的楠木正杰和陆胖之间就是很亲密的合作关系,陆胖的最后的杀手锏就在楠木正杰的身上,除了楠木正杰,陆胖和棒子国那边也有联系。

  此时的高丽还是禑王时期...禑王是高丽王朝第32任君主,这个人对明朝是十分不友好的,当时高丽虽与明朝建立宗藩关系,但明丽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