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四三章 解决内忧 无限扩张_大明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边山西、北平,在边防地带建立了大量卫所等军事据点(一个“卫”下辖左、右、中、前、后5个“所”,每个“所”辖军人1120名),使得北部边防形成了“数千里声势联络”的犄角相依的之势,卫所和堡寨构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其次,实施“移民屯田”。朱元璋经历过长时间的战争才建立起大明王朝,他深知一套完整的后勤保障系统对于边防建设的重要性,在他看来,想要戍好边,吃饱饭才是首要。

  于是他采取了移民屯田的方式。当时,一个标准的卫,辖军人5600名,其中约三分之一为守军,负责守备城池、听候朝廷调遣,三分之二为屯军,负责耕种,提供军粮军需。用他的话说就是:“无事则耕,有事则战,兵得所养,而民力不劳”。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总说他不花一分钱就养了百万兵。

  再者,实行诸王守边。朱元璋在总结宋元两朝灭亡教训时,认为他们灭亡的原因之一是由于边防地区缺少宗室的拱卫,在敌军来犯之时,孤立无援,所以最终走向灭亡。

  在朱元璋看来,“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所以他沿着长城内外,选择其中险要之地封给了自己的几个儿子,授予他们亲王的头衔和相应的藩地。

  现在是洪武十三年,朱榔认为时机已经到了,而朱榔亲自指挥这第三次的北伐,就是为了以后不用再北伐,因为每一次的北伐都是劳民伤财,朱榔需要一个安定的大明,那么北元就必须消灭。

  洪武十三年东的时候,朱榔被朱元璋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徐达辅之,傅友德,蓝玉为前锋,第三次征伐北元,朱榔是一个有着穿越历史的人,虽然这里是平行空间,但是大部分的历史都是和以前一样的,所以朱榔复制了当年蓝玉的那套打法。

  首先,朱榔选择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庆州,二月的辽东雪花飞扬,并不是作战的最佳时间。朱榔深深知道这一点,但他更想克服极端天气给敌人致命一击。

  所以朱榔派遣蓝玉和傅友德,一起领着将士昼夜奔袭,饿了啃干粮、渴了喝雪水,来到庆州发现城门大开。结果:

  率轻骑突袭,大败元军。

  朱榔在三天收到了蓝玉和傅友德的捷报,同时此时的朱榔也已经出松亭关,屯兵大宁,打算和蓝玉合围纳哈出部。接着,不可思议的事情再次发生...纳哈出同意率队投降明朝。

  这让朱榔大喜,亲自把纳哈出领到军营,并设宴款待。

  要知道曾经的历史,是蓝玉登场,款待了这位纳哈,并且酒过三旬,蓝玉看到这个蒙军首领衣衫破旧,于是脱下身上的战袍示意他穿上

  由于习俗不同,蓝玉的举动让纳哈出觉得这是莫大的羞辱。于是双方僵持,你推我搡,火药味极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