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五五章 安庆公主的恨_大明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鹿舌、鹿筋、熊、野猪、野鸭、虎骨、鹅、腊猪、咸鱼、鲟鳇鱼、鲈鱼、栾色鱼、乳酒、乳油、燕窝、鱼翅、海参等,还要进献黄羊。山珍海味应有尽有。

  但是,从北齐开始,光禄寺成为专门负责宫廷饮食的机构,这种设置延至清代。

  隋唐还开辟了第二个御膳机构——殿中省尚食局。

  光禄寺主要负责祭祀用的食品、宫廷宴会的食品和在京官员的膳食,拥有职员数千人。殿中省尚食局则负责皇帝的日常膳食,其首脑为奉御,确保供应的食物符合皇帝的饮食禁忌。

  不但如此,皇帝用餐有一整套必须遵循的程序。以南宋为例。在皇帝将要进膳的时辰,在殿中省和皇帝用餐的嘉明殿之间,禁卫森严,不许闲人过往。

  殿中省有一人先高喊:“拨食!”随即出现10余位身穿紫衣的“院子家”,右手托着用黄色的绣龙布罩着的食盒,左手拿一条红罗绣的手巾,将食盒摆放在嘉明殿的膳桌上。

  皇帝的菜品端上来后,先要用银制品测试饭菜是否有毒,然后还要由专人“尝膳”,确定没有问题后,皇帝才能吃。但要是哪一次皇帝饿极了,岂不就是要等到天荒地老了!

  现在大家都是一日三餐,而明代的皇帝是一日两餐,早餐约在现在的6至8时,晚餐在下午的2至4时。

  每日,皇帝在用餐前,先要查阅膳食清单,上面写明哪样菜是谁做的,以备皇帝核查和点菜。

  皇帝所点的菜品,如果没有特殊说明要撤换,而且每一道菜也只能吃两三口,不能多吃。另外,在皇帝的膳桌旁还要另设一个几案,以备赏赐。皇帝用膳后,剩下的食品可以分赐给他人。

  这就是皇帝一天的饭食,而且众所周知,朱元璋和朱标大部分都非常勤政,你说朱元璋一天到晚都在不停地工作,到头来一天就吃两餐,一餐就吃那么点儿,中间还隔了那么长时间,他能吃得饱吗?

  并且还有一个关键问题,这每餐吃的少也就算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难吃,朱元璋很坏,他也知道饭菜难吃,所以呀,朱元璋平时吃小灶,小灶是马皇后直接包办的,他当然吃的好了。

  可是朱标就有些无奈的,他每天吃的都不太好,这光禄寺的菜到底有多难吃呢?其实前期也还可以,比如说朝鲜王朝的使节金九容就曾经写诗夸赞自己吃过的明朝皇家大食堂:“传召仍令参锦宴,会同街上醉扶归。”

  但是年深日久,不仅官场贪腐横生,连食堂的师傅们也在寻思偷工减料。

  曾经有参加过宴会的兵部尚书对朱元璋打小报告道:“光禄寺官不行用心,局长作弊尤甚....而朔望见辞酒饭,甚为菲薄,每碟肉不过数量,而骨居其半,饭皆生冷,而多不堪食,酒多掺水,而淡薄无味。”

  看看这样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