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一十章 印度洋格局_穿越之海权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时代东西方的借贷利息都非常的高,就算是西方的金融行业已经开始发展,在利率上比东方低一些,一千万两的巨款利息也依然是一笔相当庞大的巨款。

  查尔德当然不甘心就这么屈服,在查尔德与保罗的软磨硬泡之下,陈辉与马维祥才松口将赔款降低到八百万两,还款周期是十年。

  年利率百分之五,十年本息合计一千二百万两,每年需要还款一百二十万两。查尔德表示答应这笔赔款,不过东印度公司目前没有还款能力。

  华夏想要拿到赔款,就必须放开对约翰牛的贸易禁令,允许约翰牛商人到满剌加交易,并且给予约翰牛每年不低于一千万两的贸易份额。

  随着华夏逐渐控制了大陆沿海地区,约翰牛要求的份额可以轻松满足,不但可以满足约翰牛的份额,还能有多余的余量,保证其他市场的供应。

  为了保证华夏生产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的价值,华夏必须对出口商品的数量进行管控。

  最好的管控方式就是提高出口关税,凡是这些属于奢侈商品的货物都要加征高额关税。

  随着蒸汽机的研发成功,承天府与琼州府的各个工业区已经陆续使用上了蒸汽动力。

  有了蒸汽动力这种可以持续提供动力的机械,华夏的生产力大幅提高。

  若是任由生产力野蛮生长,用不了几年就会出现生产力过剩,造成结构性经济危机。

  这一点从后世穿越过来的郑经深有体会,因此在关乎国计民生的领域,华夏全部采用国有方式进行经营,避免无序竞争。

  当然这样做有很大的弊端,可能会造成贪腐、懒政、思维固化等问题。

  然而社会是逐渐进步的,现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产业,过些年工业能力提高之后也许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况且就算是官营也可以分散成几家进行互相竞争,不管什么样的经济,最重要的还是监管的力度,指望商人有多高的道德觉悟,就跟指望狗不吃屎没多大的区别。

  对于查尔德提出的每年一千万两货物的份额,陈辉倒是没有难为他,点头应了下来,不过却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约翰牛的军舰不得出现在锡兰岛以东的海域。

  鉴于约翰牛的累累恶行,凡是到满剌加进行交易的约翰牛商船,必须在亭可马里进行备案,只有在亭可马里拿到交易许可的商船才能到满剌加进行交易。

  对此查尔德非常愤怒地抗议道:“陈先生!这不符合自由贸易的原则,商人的交易行为不应该受到官方的阻扰。”

  “想要与我国恢复正常的贸易,贵国就要拿出诚意,那些偷鸡摸狗的下作手段还是少使唤,我华夏有句古话叫做‘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这话简直就是指着和尚骂贼秃,查尔德当然能听出陈辉话里的意思,知道眼下再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