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九章 航海,出发!_大唐开局:捡到一个唐太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周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徐宁离开的这短短时间,广州这边的事情,几乎都是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丝毫也未因徐宁不在,而耽搁下来。

  短短的十几天时间,马周就带着剩下的僚人,在广州西南方向,圈出了一块上千亩的土地,这地方毗邻高州,跟崖州又是隔海相望。

  按照徐宁的要求,这地方又是离着海岸线很近,从海岸这里向高州方向,地势便一路走高,形成一个大约三四十度的斜坡。

  翻过了这面斜坡,视线中便是一望无垠的平地,如今已是快八月的季节,田地里麦穗儿饱满,压的整颗麦杆儿都弯下身子。

  只可惜,这样的景象,却是看的徐宁不由可惜,就这样的肥田,又是雨水充足的岭南,要是全种上双季稻的话,估计,一年的稻子用来喂马都是多余的。

  然而,冯盎也不知是出于私心,还是压根就没想过双季稻,这大片大片的肥田里,竟然都让俚人们种上了粟米这种作物。

  这就是典型的浪费资源,徐宁忽然觉得,冯盎真是死得不冤,就这样的做法,竟然还不容许僚人们下山。

  而且,如果冯盎当初不作死的话,徐宁压根也没想过,要僚人们占据这些平地,在徐宁的计划中,广州这边的僚人,压根都不需要种植的。

  岭南到处都是宝贝,就差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了,除了南扶州的那些矿山之外,还有一样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海盐了。

  徐宁让马周将地圈在这里,目的就是为了在这里建一座盐场,大唐的盐都缺成什么样子了,如今还巴巴的靠着井盐跟矿盐在提炼。

  要是在广州这里建一座海盐,遇上好的季节来临,那单单只是广州这里的海盐,就能满足大唐一大半的需求量了。

  一大半大唐的海盐,那样庞大的数字,换算成钱的话,那估计,到时候大唐的府库,就该重新再建一座了吧!

  别忘了,还有南扶州的几座矿山,这次来岭南时,格物院的刘双翼也一起跟了来,同时带来的,还有格物院跟虞部司的几名工匠们,专门负责采矿的事宜。

  至于崖州的那边,才是徐宁这次需要大面积种植的地方,橡胶树、胡椒等等,放眼整个大唐,大概也就崖州这里才能适合种植橡胶树了。

  崖州这地方,先前都是冯智戴在经营,按照冯盎这个土皇帝的想法,整个岭南都是他冯氏的产业,因此,每一州都分别有他的儿子们在管理。

  只可惜,这次却被徐宁快刀斩乱麻,直接就连根拔起了!

  徐宁为此还专门去了一趟崖州,不得不从心底里说,冯智戴的确将崖州管理的不错,大片大片的荒地被开发出来,水利设施也算齐全。

  徐宁便动了要将冯智戴留下来的打算,如今的冯智戴,听话的就像个小绵羊似的,不管是出于表象还是实心,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