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3章 游山乐水 自有天地趣_碧海洗心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说李正九人,一路上且行且停,漫无目的,想到哪玩到哪,玩到哪赏到哪,还顺路跑到终南山去逛了一圈。

  因为人们常说: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这寿比南山中的南山,有人说指的就是终南山。

  这终南山因丽肌秀姿,千峰碧屏,深谷幽雅,景色幽美,令人陶醉。

  唐代诗人李白写道:“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

  所以终南山自古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又因地形险阻、道路崎岖,大谷有五,小谷过百,连绵数百里。称终南山“九州之险”、“天下之阻”。

  春秋时自尹喜草创楼观后,历朝于终南山皆有所修建。秦始皇曾在楼观之南筑庙祀老子,汉武帝则于说经台北建老子祠。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名道云集楼观,增修殿宇,开创了楼观道派。

  李正笑道:“我们在福如东海那里有座梅花岛,现在去看看这寿比南山的楼观说经台,这一东一西,一福一寿,倒也两全其美啊!”

  这当然只是玩笑而已,关键是来采一些药材。这里有民谣道:“太乙山,遍地宝。有病不用愁,上山扯把草。”可见这终南山,果真是物华天宝之地。还有终南道派采炼的太乙金丹,那也是赫赫有名,乃道家不世外传的至宝。

  一行人倒没说要炼制那玩意,但采些药材总不错,顺便观赏这里的景致。

  王维曾写道: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诗旨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大,首联写远景,以艺术的夸张,极言山之高远。颔联写近景,身在山中之所见,铺叙云气变幻,移步变形,极富含孕。颈联进一步写山之南北辽阔和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末联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隔水”二字点出了作者“远望”的位置。

  全诗写景、写人、写物,动如脱兔,静若淑女,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如此美景不来观看,枉过此行。

  楼观台里的老住持,本在后院打坐修炼,听外面弟子吵吵闹闹的,还以为发生了什么怪事,就收功起身整理衣服后,走了出来叫住刚才说话声音较大的那名弟子,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是一位小道童,只听小道童见礼说道:“拜见祖师,我们刚议论的是,这山下来了八九人,正在满山采药。个个长得不凡,男的英俊,女的俏丽。但有一个人长得奇怪,浑身发黑,如同黑鬼似的,所以大家觉得稀奇,故在这说道着,打扰师祖清修,弟子有过,请师祖治罪。”

  老住持一听这小童子的话,原来是山中来了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