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二百三十章 大中庸(下)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家就少了一份生机,何来佛家普渡众生之说。若是业报,这才是真正坠了业障、魔障。”

  提及临江寺,一个个不敢作声。

  郑朗又道:“只有陆大郎才是真正的做善事,渡来世。不是渡来世业报,今天让我听闻你做的好事,就是现世报。”

  “小的那敢有这份妄想。”

  “你不是刻意去做,才是真心,才有善报到来。”

  说着往回走。司马光忽然道:“郑大夫,我更清楚郑大夫所说的中庸之道了,就象我们才来太平州,看到一些事,让我觉得很迷茫,很灰暗。今天却看到这么多亮点。果然是有阴有阳,有善有恶。”

  “本来如此。并且我也有其他用意,因为困于外敌,优柔百官,朝廷渴望财富,自上到下,对财富对谋利不排斥。这也无什么非议,夫子也没有反对谋财。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然而谋利多会忘义,在这种背景下,更要重视德化,与时俱进也。”

  忽然眼睛亮了起来。

  他终于想到了中庸核心所在。

  很重要的。

  魏家那个大波妹说知行合一,是知道了就去做,根本不是王阴阳所说的知行合一,那是一种思想的表现方式,如同郑朗所说的学而致用。核心思想何在呢?

  我知道财富的重要性,去抢银行,也可以说是知行合一,我知道开锁的功能,上门撬人家的锁偷人家的东西,也可以说是学而致用。

  能气死王阳明与孔夫子。

  因此王阴阳那种知行合一很复杂,不仅是一种形式与行为,还是一种思想,一种体系,这才构成了王学的儒学系统。

  也可以说郑朗的中庸是包容调济,可那样诠注,多空泛哪,甚至比史上司马光的中庸更玄之又玄。

  一直要寻找这个核心,有这个核心才能去诠注。

  今天终于给了他灵感。

  主要是岁数太小,前世的不能算,今世才真正认真思考,到他老的时候思想完善了,又不会如此吃力。

  道:“陆大郎,我到你家中坐一坐,记一些东西。”

  “这是小的荣光。”

  “别小的,称我吧。”

  等于白说。

  郑朗又对杏儿道:“给我准备笔墨纸砚。”

  王安石道:“郑大夫,要记什么吗?”

  “要记一下的,是我刚刚想起来的修注中庸核心所在。”

  一句话说完后,所有人眼睛亮了起来。

  中庸啊,有几人未听过这件事?

  杏儿磨好了墨,崔娴眼光亮晶晶的看着丈夫。处得久了,更不想争,相反,因为她有才气,懂得多,才知道丈夫学问的浩大,渐渐变得有些膜拜起来。

  “司马三郎,我说你记。吕三郎,王三郎,你们也可以发问。”

  “喏,”司马光高兴地答道。

  “包容调剂,与时俱进,直而温之,简而无傲,乃中庸之理也。”

  王安石皱起眉头,包容调剂知道的,可这个与时俱进是什么?既然老师让问,于是直接问了出来。

  “与时俱进……”郑朗沉吟一声,这个若说好了,可了不得啦。而这四个字恰恰是四句“真言”中的重中之重!道:“首先问你一个问题,一加二是不是等于二加一?”

  “是。”王安石道,两个结果一样,皆等于三。

  “但放在儒学里面,一加二绝对不会是等于二加一,甚至一加一绝对不会等于一加一。”

  语不惊人死不休,仅一句,所有官吏一起听傻了眼。

  (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