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三百九十九章 大戏·救世主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扮演一个重要角色。

  呆呆地看了一会儿地图,郑朗又想到范仲淹的奏折,十分郁闷。

  对范仲淹郑朗始终生不出来气来,这是一个绝对没有任何私心的人,仅是思想与军事观点与自己不同。不过举国上下,又有几人与自己思想观念会是一致?

  忽然想到孙中山早期对知行合一的认识。

  王守仁知行合一有许多缺点,这点郑朗也清楚的认识到了。当然,孙中山更清楚的认识到王守仁知行合一的不足之处,于是说知而不行,是谓不知。王守仁一个念头便是行,太过荒谬。又说知难行易,知识那么广大,一个人穷其一生,怎么可能能认识呢。只要认识到了,便会有人能做到。比如轮船,不—定要所有人会制造轮船,但有人会制造,轮船便会出现。

  进而推化成分知分行,人分三种,先知先觉者,创造发明,后知后觉,仿造推行,不知不觉,为竭力乐成。这个论点与孔夫子的先验论十分的相似,由是重视精英,忽略百姓与基础群众。虽说了三民主义,那是救民治民,精英则是救世主,而不是让所有的民主动的参与进来。于是辛亥羊命由是失败,革命果实封建军阀夺走。

  太祖对错不提,一个成功,一个失败,可以用他们的想法来对比。但将自己变成救世主,失败也就开始!

  什么样的想法,便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

  范仲淹等君子党的想法、做法,是何等的祖似。

  郑朗叹了一口气,低声说道:“朝中有多少精英以为自己是救世主?”

  “官人,你说什么?”江杏儿不解地问。

  夏天到来,衣服单薄,如今的江杏儿为人妻,为人母,少了少年时的书呆子气,多了一份慵懒与风情。

  郑朗没有回答,反问道:“杏儿,杭州好还是渭州好?”

  “杭州?”

  “为什么?”

  “泾原路战事不断,每次都会死很多人。官人还喜欢冒险……”

  “杏儿,快了,我们很快会离开泾原路。”郑朗答道。

  “哦,什么时候?”杏儿欣喜地问。

  但郑朗不喜欢,他曾经将赵祯朝的名臣笼统地分为几种。

  打酱油的不去管,第一种是有才干,但德操皆有欠缺的大臣,首当其冲便是吕夷简,后面还有夏妹、庞籍与韩琦等。第二种是德操无限接近完美,可过于迂阔,不切实际,代表便是范仲淹,还有富弼、蔡襄等。第三种便是有文学才能,然而德操有欠缺,吏治才干同样有欠缺,却因为文学天赋名扬千古的大臣,代表便是欧阳修,小宋等。第四种便是无大才能,但谨小慎微,也没有出现大纰漏,德操虽不完美,也能说得过去,代表便是包拯,还有大宋等人。第五种便是德操差到极点,吏才也差到极点的少数大臣,不多,比如杨偕。还有一种人无论德操或者吏才皆接近完美,更少,如王曾。

  然而自君子与小人之争—开先河,最后一种大臣渐渐消失。也许有,要么被两类人同化,要么无法生存!比如张方平,自己过于高看他的军事才干,但其人已经无限接近王曾。

  两党开战起来,张方平两边都看不习惯,两边人也不容他,于是只能成为打酱油的。

  即将到来的大场面中,自己呆在朝堂,未必好过啊。

  正在悠然出神时,忽然外面传来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

  郑朗一下子跳起来。

  这是大量火药爆炸的声音,辨认了一下方位。渭州城中有许多火药,是留作守城用的,在渭州城东南角一个无人的旮旯里,平时看守森严,严禁任何火种进入。泾原路其他各个重要城池、要寨、重堡都有一批。但最多的是用在开凿三白渠,不在泾原路。

  可这声音却是从城西北方向传来。

  也不是爆竹作坊爆炸的声音,渭州城中没有爆竹作坊,即便有因为火药配方不准,爆炸时的响声是那种闷声。

  为何在西北方出现爆炸声籼

  正准备动身,又是一声巨响传出。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