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七百四十六章 三苏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郑朗道:“苏明允,苏子瞻,还有你,有字么?”

  苏辙道:“未加冠,还无字。”

  “那我就叫你苏辙吧,三位,请坐。”

  “谢,”苏洵与苏东坡还有苏辙很小心地坐下。

  不能后世眼光看,此时三人名气并不大,家门也不是很高,面对郑朗多少有些拘束的。

  郑朗又道:“杏儿,给三位客人沏茶。”

  “谢,”老苏又说道。

  “明允兄,我家不拘俗礼,你不用拘谨。”

  “是。”

  郑朗这才看着大苏与小苏,老苏是息立停,主要是两个儿子。道:“子瞻,来到京城,有何想法?”

  “京城之繁华远超我的想像。”

  “那是,因为政策开明,论富裕我朝当数列代第一,若政策得当,不出现严重内讧,五十年后,京城的繁华会是现在的十倍。”郑朗说得不夸张,若是将西夏平灭,三十几万边军最少能减去一半,能裁去五万之数,其实不用裁,只要带回京城,减少物资粮草运输的浪费,就会是一笔不菲的数字,况且还有相关附带的民夫,协助防御的乡兵,壮丁,弓箭手,厢兵,仅是此项就能一年为国家节约一千五百万缗。若再陆续将一些弊端解决,还会节约一千万缗。

  这是节流一环。

  开源是商业繁荣带来商税的增加,银行再发展到巅峰,还有平安监,那么多增加六千多万缗财帛收入。一进一出,会达到九千万之巨。实际不可能的,能有五千万缗,几十年下来,宋朝的前景便不可想像。

  可谁能保证不严重内讧,谁能保证政策每时每刻得当。

  苏氏兄弟听了却是万分惊讶,来到京城,京城的繁华已让兄弟俩人看花了眼睛。若再繁华十倍,会是什么光景?

  郑朗没有多说,对张方平道:“安道兄,你为何与欧阳永叔政见不和?”

  “戾气。”张方平冷声答道。

  “也不能算是戾气,二字,浮躁。”郑朗道。刻意讲给大小苏听的,大苏受张方平影响,属于温和派,可中青年时也受了欧阳修影响,多有浮躁之气,未免美中不足。

  然后转向苏氏二兄弟,道:“子瞻,苏辙,我问你,好文章能不能治国?”

  这个问题问得,苏东坡半天才答道:“好文章不能治国,但能科举。”

  郑朗不由地呵呵一乐,道:“也未必,一篇好的檄文,能鼓舞将士的士气,一篇好的劝文,能感化百姓向善,一篇好的奏折,词句优美,文理通畅,更容易让皇上同意,一篇好的立世文章,能激励后世之人忠君报国。这也算是治国。不过想要治好,更主要是决策。少年时我胡闹,受了王三郎蛊惑,收了六个与我差不多大的学生。实际我们在一起是互相学习,学习经学,做人之道,做官之道,治国治民之道。”

  “这是宋朝的一段传奇。”苏东坡向往地说。

  虽对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