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七章(上)_张辽新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究竟怎么回事。”

  张辽坐下后看到曹操着看着他,荀彧三人也饶有兴趣的看着他,他活动了一下嘴,说:“此人姓赵名云,字子龙,冀州常山真定人氏。初平二年,为本郡所举,率义从吏兵投奔袁本初,后感觉袁绍实非心中明主,遂率众转投公孙瓒。公孙瓒喜云来附,却嘲云曰:‘闻贵州人皆归袁氏,君何独迷而能反乎?’云曰:‘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悬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

  张辽说到这里,郭嘉“啪”的一拍巴掌赞道:“好!好一个见事明了的将军!就是却去投那公孙伯硅,又有些见事不明了。”

  其实现在曹操身边的四个人中就有一半是从袁绍那里转投曹操的,就是郭嘉和荀彧。郭嘉当年也是发现袁绍并非他心中的明主,只是个披着四世三公的美丽外衣,却前景黯淡的人,故而他在接到好友荀彧的书信后立刻离开袁绍到了曹操这里。现在听到赵云也是认清了袁绍的为人而离开的,自然有一种知己的感觉。

  而相对于郭嘉而言,荀彧投奔曹操则有很大程度上是家族分散投资的意味,袁绍和曹操明显是颍川荀家看好的两大诸侯,让荀湛荀友若辅助袁绍,荀彧荀文若就帮助曹操,无论两人谁能成就大业,颍川荀家都立于不败之地。类似这种家族的决定,在汉末三国的历史上并不少见,像眼前的荀家,之后的诸葛家,都是其中的翘楚。(这种家族将不同的成员分别安排到各种政治势力中的做法一直在到新中国建立时都能看到,新中国政府中有很多人都有家人或亲戚在台湾或者国外,这样的做法虽有投机之嫌,但确实保住了家族,而且那个时代能留在大陆的人也全都是信仰**的热血青年,大郎个人是很佩服这些前辈的。)

  “奉孝之言甚合吾意。文远继续说吧。”曹操说道。

  张辽点点头,说:“赵云投公孙瓒只因公孙瓒对外强硬,从不对胡人妥协,并始终保持着对胡人的军事打击。就这一点,我个人也十分钦佩公孙瓒,至少他是一个民族英雄。由此可见,能对外保持强硬的诸侯能轻易得到赵云的认同。”

  对张辽的这番话,屋子里的人没人反对。程昱本就是性情刚戾之人,从不会对外族妥协;曹操自小也是以能做征西将军为目标;郭嘉、荀彧亦是深知胡人对大汉的危害,也不主张软弱外交和无原则的妥协。他们四人更是知道张辽也是一个坚持对外强硬,甚至叫出了“拳头大的人才有资格讲理、真理只存在于弓箭的射程之内”这样的狂言,难怪会对赵云另眼相看呢。曹操他们四人心里想到。

  “赵云投奔公孙瓒后却并未得到重用,征战数场,不过都伯一职,领兵不过五十骑。后来

  请收藏:https://m.dzy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